塑造有品味、有深度、有文化内涵的精品景观

促进风景园林绿化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To promote the rapid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greening industry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交流    城市高架桥绿化空间营造的初探
创建时间:2020-07-01 14:53

城市高架桥绿化空间营造的初探

城市高架桥绿化空间营造的初探

陈国辉  陈锐

 

 如今,作为快速交通的主要载体,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高架桥如雨后春笋般建成并投入使用。过去在高架建设过程中,人们没有形成对高架进行绿化美化的概念,认为造桥只要主体工程搞好就完事,因此在高架建设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现今,许多建设者从原有的建设发达城市逐渐向建设生态城市这一观念转变,所以在建设城市硬件过程中也不能忽视建设城市的生态环境。高架桥底绿化作为道路交通建设与城市生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汽车废气污染、降低噪音的生态效益,同时绿化带建设也能体现出一个国家和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特别是与之相关的高架桥绿化正成为桥梁建设和养护中必不可少的工程内容。笔者通过对高架桥下空间环境和地面道路绿化现状调研,梳理了高架桥空间景观营造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思路,为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提高绿化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架桥;城市空间;绿化景观;养护管理

 尽管高架桥在城市中表现和支持的最基本功能是联系与交通,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现代城市中高架桥的空间角色已经远远超过了原始的基本功能。高架桥的实体属性决定了其自身的城市景观功能,它以简洁、纯粹的外形明确地表达着内在的功能逻辑性。它巨人的跨度、强烈的形体表现力、超凡的尺度均对城市及人地景观产牛深刻的影响,从而成为城市空间和城市形象中的重要元素。

 1 高架桥绿化的作用和意义

 高架桥绿化作为公路建设和养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舒适性,缓解高架桥施工给周围地区带来的不良影响,保护自然环境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架桥绿化的作用简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提高行车安全

 在高架桥弯道外侧栽植能够诱导视线,使桥区路线形更加清晰明了;在高架桥路口附近进行标志栽植可以提示位置;高架桥路侧栽植,可以起到防雪、防风沙等作用。

 1.2 改善高架桥景观,提高行车舒适性

 通过遮蔽种植,可以避免司乘人员看到令人不快的物体,如垃圾场等;服务区、管理区等栽植树木和草坪,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绿化可以使高架桥和周围景观更加协调;成块栽植或景观镶边可以改变单调的高架桥景观,避免司机磕唾和疲劳。

 1.3恢复自然,保护环境

 绿化可以迅速恢复高架桥建设中被破坏的植被,有利于生态平衡;桥基种植植被还可防止水土流失;同时植物还可以降低噪声,净化空气。

2 高架桥绿化研究现状

 高架桥绿化的难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适宜植物种类的选择,二是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是桥区生态环境的特殊性造成的,要搞好高架桥绿化,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随着人们对高架桥绿化的重视,国内一些地区相继展开了对此项工作的研究。

2.1 高架桥区生态环境的研究

 高架桥区生态环境与一般的绿地存在很大的不同,条件较恶劣,而且,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高架桥立地条件也是千差万别,温度、降水量、光照量、土壤条件等各不相同,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首先要摸清高架桥区的生态环境。不同类型高架桥荫绿化带的光照分布及其日变化动态并不相同,同一高架桥荫光照也有明显差异,这主要与道路上方高架桥数量、高架桥高度、桥面与桥荫绿化带宽度差异以及天气情况有密切关系。高架桥荫绿化带光照分布的不均匀,使其存在植物生长的“死区”以及“强光伤害”区。高架桥下存在粉尘污染以及人为原因而造成的土壤盐碱化程度高等,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因素;在植物生长方面,由于光照不足,桥荫下植物叶片厚度降低,海绵组织增厚,栅栏组织变薄,植物生长量明显低于全光照下的生长量。

2.2 高架桥区适生种类的选择研究

 要选择合适的高架桥绿化植物品种,首先要考虑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抗逆能力,研究植物与高架桥之间的色彩、形态、质感的协调。如北京市经过引种筛选目前立交桥垂直绿化主要采用五叶地锦、爬山虎和扶芳藤等品种并且种植炮仗花藤本花卉。上海经过几年引种试验筛选出实际应用的攀援植物新种:腺尊南蛇藤、常春油麻藤、西番莲、藤本月季、杂种凌霄、蹦跳、蛇葡萄、鸡血藤、金银花、爬行卫矛、山荞麦、何首乌、五叶地锦、葡萄叶铁线莲。其中五叶地锦已在高架桥绿化中大面积推广。

2.3 高架桥绿化的养护管理、绿化模式及景观评价

 目前国内较少有相关标准,仅广州制定了《人行天桥、高架桥绿化种植养护技术规范》;目前立交桥绿化中主要的3种绿化模式,即乔+灌+草型;灌+草型及单纯地被型。如哈尔滨市5座具有代表性的高架桥,对桥体绿化的植物种类、种植形式、观赏特性等因子进行调查,运用植物配置理论对动力区广场高架桥、文昌桥、二环桥香坊段高架桥、安发桥、霁虹桥的绿化质量进行了分析,初步指出了高架桥绿化质量评价的方法。

3高架桥绿化中存在问题及建议

 3.1 立交桥建设与绿化没有同步进行业内人士认为,立交桥建设应与绿化建设同时进行,在立交桥的设计和建设阶段,就要同步加入绿化的设计和技术。在设计时,要把绿化用地、市政管线、浇灌等绿化所需的元素加入进去,这样,节约了造价,效果也很好。而目前的立交桥绿化往往是在桥建好以后才进行,一方面没有留下足够的绿化用地,另一方面,市政管线不到位。由于没有绿地,只好使用挂篮和种植攀沿植物,由于没有市政管线的铺设,在浇灌方面也遇到很大困难,往往只能用人工浇灌技术,很耗费人力和物力。

 3.2 不重视养护管理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普通的绿地尚且如此,何况立地条件特殊的高架桥绿化。立交桥绿化的养护管理难度非常大,技术要求也非常高,养护队伍的选择和制定都有专门的要求。但是现在由于对高架桥绿化的养护管理不够重视,很多桥体的绿化景观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现,浪费了大量资金。同时,由于疏于修剪,高架桥体的绿化植物长高了会妨碍开车视线或刮花过往车辆,给司机驾驶带来危险。这也是目前很多人对高架桥绿化存在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

 高架桥绿化养护的重点在于水的管理。新建的高架桥可以进行同步绿化,在建设时预留绿化和喷灌设施的位置以降低装饰养护成本。但是对于已经建好的高架桥的绿化管理,浇水仍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成本高、难度大。由于国内的很多高架桥都是处在绿化改造阶段,此问题的解决将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3.3 对高架桥的适生植物种类的研究有待深入虽然很多地方对高架桥的适生植物种类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和应用结合的不够紧密。实际在高架桥区应用的种类仍然偏少,造成高架桥区绿化景观比较单调。

 3.4 高架桥空间绿化建议:城市建设管理机构需要高度重视、需要充足的财政建设资金支持、需要将交通功能作为建设的主要目标,交通功能作为高架桥的主要功能,在绿化景观设计时,这一功能不被冲淡,考虑到高架桥特殊的环境条件,加大对适生植物种类的选择,重点选取耐荫、抗污染、抗干旱的植物类;虑到城市交通景观的营造要求,植物配置还需要提高艺术性,加大对适生植物种类的选择、高架桥绿化配置应因地制宜,提升配置艺术水平;加强对高架桥这种特殊立地条件下的植物养护管理技术的研究,寻找方法可行、省工省力的技术措施和办法。

 4 小结

 高架桥的绿化是城市发展的需要,高架桥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景观,提高城市生态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品位和竞争力。目前,国内的高架桥绿化事业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改善高架桥的绿化养护管理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成本的问题、景观配置的多样性问题、高架桥区适生种类的调查研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