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有品味、有深度、有文化内涵的精品景观

促进风景园林绿化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To promote the rapid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greening industry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交流    病虫害防治
创建时间:2020-06-01 11:30

病虫害防治

东北地区绿篱和花卉病虫害防治

    

 绿篱作为园林绿化植物,有着种类多、成本低、运输方便易成活及见绿早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园林绿化者的喜爱。但养护者往往认为绿篱病虫害少,养护成本低,所以忽视了对绿篱的管理,结果,稀稀疏疏、绿黄相间等现象在绿篱经常出现,这种低质量的绿篱大大影响整个景观的绿化效果。在这里,简单介绍几种绿篱常见病虫害的预测及防治方法。

      白粉病  

      为害症状:主要危害幼嫩新梢和叶片,多发生于叶背。发病时,先在嫩叶表面产生白粉小圆斑,后逐渐扩大,病斑逐渐扩展成圆形白粉层,老病斑上的白粉层变灰白色。严重时,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叶片皱缩、出现褪色斑块,甚至病叶纵卷,新梢扭曲、萎缩。
      发病规律:白粉菌一般只侵染幼嫩叶片,同时,病斑的发展与叶的老幼关系密切,随着叶片的老化,病斑发展受限制,在老叶上往往形成有限的近园形的病斑,而在嫩叶上,病斑扩展几乎不受限制,甚至布满整个叶片。以后,病害发展停滞下来,特别是7-8月,在白粉病病斑上常常出现白粉寄生菌,严重时,整个病斑变成黄褐色。在发病期间雨水多则发病严重;徒长枝叶发病重;栽植过密,行道树下遮荫的绿篱,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低洼潮湿等因素都可加重病害的发生,绿篱较绿球病重。

综合治理措施:

      1、加强管理,控制种植密度,注意通风透光,以增强树势,降低小环境的湿度;结合修剪整形及时除去病梢、病叶,以减少侵染源。

      2、结合往年发病情况及当期环境条件,在发病前或初期喷撒药剂剂如50%多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20%乙醚酚水剂1500倍、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等,如在发病中后期,配合使用园林专用治疗性杀菌剂喷克,能起到很好的治病效果。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黄化病  黄化病是一种绿篱常见病害,受害初期叶片发黄,后呈现黄白色,尤以新叶表现的最为明显。严重时叶片组织坏死,影响光合作用,随后全株慢慢会枯死。
      黄化病多是生理性病害或缺素症,通常因北方地区土壤及水中含碱盐较多,可被植物利用的二价铁离子在碱性土中变成不溶性的三价铁离子,影响植物吸收,造成植物生理缺铁,导致黄化病。也有些黄花病如紫菀黄化病则是感染菌质体引起的,典型症状包括嫩枝黄化(失绿)、挺直及成束状生长,花略呈绿色、变形或变小,植株生育受阻或矮化。叶蝉在受侵染植株上取食后转移至健株上取食时便会传播疾病。 

      防治措施:防治时要弄清原因,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1. 对于缺素症引起的黄化病,栽植时,施用堆肥、绿肥或其他有机肥料,有利于植株对土壤中铁的吸收,也可将硫酸亚铁混入肥料中施用。其配制是:硫酸亚铁2.53公斤,油粕57.5 公斤,粪1015公斤,水200250公斤混合,腐熟成黑色后即可使用。

      2、对于菌质体引起的黄化病,驱除传播介质--叶蝉、飞虱等,去除染病植株及传播介质存在的杂草植株,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或3%啶虫脒乳油1500-2000倍进行防治。

      根结线虫病  很多人有疑问,既然是引起的为什么还叫病?更有人拿常规的杀虫剂去进行防除但效果甚微。简单的说,这个病不是通常植保意义上的昆虫,属线形动物门里面的固着性内寄生线虫,它引起的症状也不象传统意义上的有害昆虫那样,

      受该病危害的植株出现叶片黄化、落叶、小叶或叶片畸形。心苞受害致枯心或空心,在开花时往往出现花腐。 根部则肿大畸形呈鸡爪状,根组织变黑腐烂,有的根上产生球状根结。

      线虫主要通过苗调运、土壤、灌溉水及施肥等农事活动传播。每年的秋天发生危害的种类最多,种群数量最大。从春到秋,种群数量呈递增趋势,群体结构呈多样化发展。冬天受低温等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花卉根系生长迟缓,土壤中的线虫量少。

      防治措施:

      加强检疫 引进种子苗木必须经检疫机构检疫合格后并到指定的地点隔离试种后在大面积种植。加强栽培及时清洁杂草枯枝、改善排灌水设施等;发病初期采用化学药剂如阿维菌素、灭线灵、克线磷、克线丹等杀线虫药进行防治,使用有效药剂拌细沙在根部集中分布区开沟施入,覆土后浇少量水,也能控制病害的进一步蔓延。 

      介壳虫  介壳虫是一类小型昆虫,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介壳虫是绿篱植物上最常见的害虫,常群集于枝、叶、果上。成虫、若虫以针状口器插入花卉叶、枝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并能诱发煤污病,危害极大。常见种类主要有吹绵蚧、樟蚌圆盾蚧、糠片蚧、朝鲜球坚蚧、桑白蚧、康氏粉蚧等6种。 

      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介壳虫活动性小,主要通过苗木调运等认为途径传播。因此在引进苗木时一定要严格检疫,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 

      2、人工防治: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介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 

      3、保护利用天敌:如捕食吹绵蚧的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寄生盾蚧的金黄蚜小蜂、软蚧蚜小蜂、红点唇瓢虫等都是有效天敌,可以用来控制介壳虫的危害,应加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4、药剂防治 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易杀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可选择的药剂有40%速扑杀乳油和园林专用杀蚧剂狂杀蚧。

      蚜虫  蚜虫有着数量多、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植株汁液含糖量高,发生严重。蚜虫主要群集在叶片、花朵上面吸食汁液,造成斑点,同时分泌的蜜露容易引起煤污病。同时,蚜虫还可以传播病毒病,引起花叶和畸形,所以要注意防除。

      在北方,蚜虫在很多种绿篱上面进行越冬,翌年春季即可进行繁殖危害,直至到10-11月份,每年可发生几十代。所以在防治时除了在早春的2-3月份温度回升,绿篱返青(落叶类)之前,先清除地上部分枯枝落叶(大量越冬虫体就藏在其中),然后用杀虫剂对绿篱进行整体喷雾,可大大减少全年的虫口基数;其余时间都可结合蚜虫的发生情况随时进行防治,在药剂选择上,尽量少用对绿篱敏感的有机磷杀虫剂,多选择活性高、安全环保的杀虫剂如吡虫啉、啶虫脒、氰戊菊酯等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草本花卉以其色艳花美在城市园林绿地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于应用场所立地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草本花卉的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防治不及时则会降低其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因此,草本花卉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成为花卉生产者和使用者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病虫害的预防

  东北地区常见的草本花卉有串红、万寿菊、千头菊、四季菊、牵牛、美女樱、百日草、鸡冠花、翠菊、小丽花、石竹、彩叶草等。这些花卉冬天播种于暖棚,·前后进行露地栽植。因此,预防工作应从基础工作入手。

  1、培养土的消毒处理
培养土中常常带有病菌孢子和寄生虫卵,既简便又适用的方法是:
(1)阳光消毒法:就是将培养土摊开在木板等宽敞的地方,经常翻动,晾晒三天就可以使用了。

(2)药剂消毒法:常用的消毒剂有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地菌杀、地菌灵等,在这些药剂中,选一种按比例配好,喷洒在培养土上,边喷边翻动,然后用塑料布封盖48小时后,去掉塑料布再翻动,以排除药味。

  2、选种与种子消毒
  首先应选择经过植物检疫的优良种和抗病种,种粒饱满,发育完全。剔除残次、破损种子。播种前用多菌灵进行种子包衣处理。

二、病虫害防治

  1、幼苗期防治

  暖棚内高温高湿的环境极适于多种病原菌的繁殖,而发病最重、危害最大的是立枯病,它是由镰刀菌、丝核菌、腐霉菌共同引发的。一般是在小苗出土20天左右最严重,土壤带菌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其表现症状有:立枯、猝倒及腐烂,此时要控制浇水,适当通风,在幼苗出土后,喷洒绿亨1号、绿亨2号进行药剂防治。

  2、生长期病虫害防治

(1)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灰霉病:这是草花常见的真菌病害,病原为灰葡萄泡菌。危害叶、茎、花及果实。叶片受害初期呈水渍状斑点并逐渐扩大变成褐色、黑褐色软腐。花蕾也如此。当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色霉状物,此病极易反复,所以对灰霉病的防治必 须持之以恒。在养护管理上要少施氮肥,在药剂防治上要选用农利灵、施佳乐、灰霉克、雷多米尔等。

  疫病:也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从花的根部、茎基部侵入。早期患病部位呈水渍状暗绿色斑点,可发展成黑褐色斑块,严重时整株茎部变黑、腐烂,使皮层的疏导功能失调,导致植株死亡。发现此病可选择喷洒霜疫速康、安泰生、代森锰锌、雷多米尔等。

  菌核病:它是由核盘菌侵染所致。病菌也是从茎基部侵入,患病部位初期出现淡褐色水渍状斑点,并向茎和叶柄蔓延、腐烂,潮湿时病部生出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此病可选用五氯硝基苯、菌核净、菌杀净。

  白绢病:病菌主要从茎部和根部侵入。多在茎基部发病,患病部位呈褐色腐烂并在病部长出白色绢丝状物。可用5%多菌灵1000倍液喷洒根际土壤。

  细菌性软腐病:患病部位初期呈水渍状,而后变褐色进而成粘滑软腐状,在软腐的组织内混有白色、黄色或灰褐色糊状粘稠物并能发出恶臭味。药剂防治可用农用链霉素,用其喷洒病株和根际土壤。

  疫病、菌核病、白绢病和细菌性软腐病其症状有相似之处,要认真分析。它们从栽培管理上虽然都是节制浇水,适当通风,但药剂防治均有所不同。
  白粉病:危害花的嫩叶、花蕾和花梗。先是在受害部位有白色粉斑,逐步布满形成一层白色粉状物。受害部位弯曲畸形、花小花少以致不开花。常见于瓜叶菊、凤仙花、月季等。药剂防治可选用甲托、福星。

  锈病:发生于叶片、果实和枝干,在菊花上常见,患病部位有橘黄色至深褐色粉堆、疱状物或毛状物。可用粉锈宁、甲托、多菌灵、福星等药剂防治。

  黑斑病、褐斑病:这两种病主要危害叶片,要节制浇水、降低湿度,药剂防治可用百菌清、甲托。

  病毒病:是一种极微小的寄生物,受害植株扭曲、卷叶、矮小等。防治药剂为捷毒康、小叶敌和病毒A混合喷、W2000等。

(2)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
  红蜘蛛:发生于高温、低湿的环境,受害部位失绿有灰黄色斑点,最后叶片枯落。药剂防治可选用:乐果、氧化乐果、贝乐霸、天王星、敌敌畏。
  蚜虫:多在叶片背面,吸取花卉养分,使叶片变色、卷曲。药剂防治可选用敌敌畏、乐果、一遍净、康福多等。

  介壳虫:种类较多,虫体小,其体表常覆盖有蜡质介壳。药剂防治可选用速杀介、氧化乐果、敌敌畏。

  粉虱:体小,白色,飞翔力不强,受害叶片枯黄脱落。可选用敌杀死、乐果、氧化乐果、敌敌畏喷雾均可。

  斑潜蝇:幼虫钻入花卉的叶肉里把叶片穿成一道道弯弯曲曲的黄白色隧道。从5月份开始危害持续到8月。可根灌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
  花卉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程度与环境条件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花卉生产者与应用者应充分了解花卉生长及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努力创造有利于花卉健康生长,不利于病原物、寄生虫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如栽培措施上提倡合理施肥、浇水,科学调节温湿度,以栽培技术防治为主,加强检疫,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将病虫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范围内,使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带给人更多的健康和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浅谈东北地区草本花卉常见病虫害防治   李润平

作者简介:付涛  现任长春林海园林绿化有限责任公司经理